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29句禅意诗句,请君务必收藏

佛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静,则佛土净。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心的旅程。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事圆则通,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将日子过的平淡素净,笑看花开,静赏花落,品读诗词,也不失为人间一景。

20241223124316546 -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29句禅意诗句,请君务必收藏

01

竟日焚香坐,无心与是非。

——何绛《净土禅林访雪嵩大师》

整天坐禅入定,心无杂念,不去管红尘世间的是非纷扰,做个世外之人,不理俗世尘,睿智。

02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怀海《无题》

有缘分的就留下,没缘分的就让它走,就像清风自由地送着白云飘走一样。随缘而安,不强求,荣任它荣,枯任它枯。

03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石天基《莫愁诗》

当遇到饮酒的时候,就应该尽情地饮酒,不要连青山洞察你的愁苦,到时连它都要为你担忧了。开心当笑则笑,伤心当哭则哭,千万不要哭笑不得。

04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

那些无所作为、无甚牵挂的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实际上这才是最快乐的。做人真实一些,不做作,不掩饰,倒是真的逍遥自在。

0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我生来就没有固定的处所,只要是内心坦然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宿。心灵的安宁就是真正的归宿。这是一种超越地理界限的故乡观念,说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比任何外在的归属感都更重要。

06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静静地坐下来,感觉眼前没有那些烦人的杂事,整个房间都显得自在宁静,悠然自得地焚点起了香,生命要给自己留白,留白之后的人心,空明自得。

07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白玉蟾《快活诗》

人生啊,有时候就像一杯酒,让人品味其中的滋味;有时候又像一盏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最终又渐行渐暗,至直熄灭。

08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拨棹歌·其一》

夜晚的静谧和水的寒冷,鱼不再进食,船上没有其他东西,空船而归,但船上载着明亮的月光,这也算是满载而归吧。

09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王维《饭覆釜山僧》

一旦悟到了寂灭的快乐,这一生都觉闲余安宁。这种明心见性,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湛然常寂”的境界禅宗圆通静达的启悟。

10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深深悟出佛理,我内心畅快满足。这种感觉妙不可言,真是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11

自惭无物堪酬对,只把禅心伴月明。

——释云岫《夏夜》

作者感到惭愧,自认没有好的东西可以回报,只能把内心禅的意境和月亮的明静,分享给太家。

12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柳宗元《禅堂》

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香客能悟透佛理,就是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

13

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黄庭坚《听崇德君鼓琴》

心里头那份禅意,静悄悄的,就像深深的三个水潭一样平静,而山谷里吹来的清风,轻轻地和这份宁静相呼应,一切都显得那么淡然、自在。

14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希运《无题》

拥有一双从容不迫、无所执著的手,愿意在世间做一个超脱尘俗、播撒善意的行者,无需被繁杂琐事缠身,只需以大爱普照人间,拥有一颗菩提心,让人间充满爱。‌

15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

——净圆《忆江南》

就像夕阳下的一点微光逐渐消失,我把纷繁复杂的世事都抛给了过往的浮云,人世间依旧热闹非凡,各自忙碌。

16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苏轼《和子由四首·送春》

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暮年的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一切都安于天命。

17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题禅院》

今日,我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人暮年之后,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悠悠然的,以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消磨往后的时光,不必焦虑。

18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卢纶《宿澄上人院》

一旦领悟到了归身之处,那么通向这个归宿的道路,就不再是问题,找到问题的所有,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19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道潜《口占绝句》

成熟的禅心,就像沾在泥絮中的棉絮一样静定,不会随着春风上下狂舞。修一颗稳定淡定的心情,即便遇到任何波澜,内心也不复波动。

20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诗人伴着老仙一同扫地焚香,享受着清净自在的时光。这种生活不仅像连拉成串的玉环一样纯洁无暇,而且更胜过这些玉环更有价值,这就是高人隐士的精致生活。

21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刘商《酬问师》

对虚空和琉璃的感悟,认为虚空没有固定的形式,这种感觉仿佛就像琉璃一样透明而不可捉摸。诗人又问,是什么人能够领悟到这个境界呢?他认为只有通过禅悟,才能真正领略到诗歌的境界。

22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即使身处在变幻莫测的大化之中,也不刻意追求喜乐或恐惧,而是以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23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

清脆的鸟鸣声可以让人停下马来聆听,茂密的树林的景色可以让人暂时忘记世间的机巧与杂念。

24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温庭筠《宿云际寺》

云际寺的高阁在清幽的环境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夜深人静时,疏疏落落的磬声则引发了禅者的禅心。

25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李嘉祐《题道虔上人竹房》

诗意和禅心就像悠闲的竹子一样,不受外界干扰,任由世事变迁,生活如流水般继续向前。

26

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杜荀鹤《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

修行不需要依赖山水等外在环境,只要内心的欲望和愤怒能够得到平息,心中就会感到清凉和宁静。

27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李商隐《赠田叟》

只要鸥鸟和人之间没有猜疑或防范,就和谐亲密地相处;即使原本不相识的人,也能在路上相遇成为朋友。

28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无题》

何必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29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张问陶《禅悦》

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绽放如满月,就算在家被俗世缠身,内心也比出家人清闲。

心是一种境界,修心之人,看似远离红尘,不染尘埃,实则却融于山水之间,一旦入了情境,便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智是一种状态,修智之人,看似平淡无奇,不露锋芒,实则却沉浸于知识之中,一旦触动思维,便领悟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

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39句乐观旷达诗词:抄下来从此大彻大悟

2024-12-26 8:30:36

诗词名句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23句离别诗词,句句感人肺腑

2024-12-26 10:48: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