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傍晚自碧峰而下,那轮山月仿佛也含情脉脉情,随着归途的人儿如影随行,这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宁静景象,月色浪漫多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必定是自然陶醉忘机,神彩飞扬。
02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临窗而望,看着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下,灯火朦胧笼罩着万家。在蒙蒙烟雨中交织出一派朦胧而又浪漫的水乡风情,令人陶醉于生活琐碎中的诗意瞬间。

03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宋·方岳《听雨》
我躺在竹斋里,听着雨声入眠,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将雨声、竹韵、梦境和青苔巧妙结合,使人仿佛置身幽静竹林,沉浸于细雨敲打竹叶的旋律中,这就是文人追求闲适、隐逸遁世的志趣,诗意盎然。
0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只有贤士的高尚情操,才能写出风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的诗句吧。
05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彻夜无眠,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06
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飞。
——唐·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其三》
江水与天边青云相接、芦花似雪飘飞的开阔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空灵,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人也不再有浮躁与消沉。
0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寥寥数语构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境,诗人隐逸田园,悠然采菊间瞥见远处青山,诠释了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的至高境界,让人向往不已。
08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春夜月下杏花疏影婆娑,有人在吹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直至破晓东方,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09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清凉松月下乘风聆听山泉流水的雅致情景,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
10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唐·裴度《溪居》
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居住在溪畔的超凡脱俗,红尘俗世纷扰无法侵扰此处的宁静,这是文人渴望逃离世俗喧嚣、寻求内心净土的深刻愿望。
11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元·王庭筠《绝句》
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以竹影的疏淡映衬诗句的清雅,又借梅花香气渗入梦境,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1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13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诗意盎然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清新脱俗之美,使人在现代社会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无尽创造力。
14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
——元·许有壬《荻港早行》
秋日清晨清霜轻染枫叶使其如醉,淡月下芦花若隐若现,这一幕营造出深秋时节独有的凄美而宁静的氛围,这是生命繁华落幕后仍蕴藏的淡泊与坚韧之美。
15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 唐·王绩《夜还东溪》
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青溪踏上归途,随着明亮月光引路,悠然自得地吟唱着夜曲归来,诗人的自由洒脱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令现代的我们心驰神往。
16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唐·孙頠《宿烟含白露》
晨曦时分月光穿过稀疏树叶投射在晶莹露珠之上,光线与薄雾相互辉映的朦胧景象,寓意人生亦需穿透迷雾,寻找内心的纯净与光明。
17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条弯曲小径通往深邃静谧的禅修之地,禅房周围繁花密木,大抵僧人都是喜欢这种远离尘嚣、回归内心的清净之地,足以让现代人对于慢生活和内在修行的深度思考。
18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水面上的光点随着波浪散开,如同满河星光。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19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
——唐·韦应物《夜对流萤作》
月色朦胧之际,竹林掩映的亭台显得格外幽静,流萤穿梭其间,其微弱光芒轻轻掠过卧榻。一个恬静而奇幻的夜晚场景,合适吟风弄月,把洒言欢。
20
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
——唐·可朋《句》
以彩虹收敛千重山峰上的雨水,江面潮水铺展开半边天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恢弘壮丽的景色变化,论风雨如何变幻,生活总会呈现新的开阔视野和希望。
21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正午艳阳高照,花影才会叠叠重重。本是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节奏,却无意更唤起了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