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之所以会“俗”,是因为它的创造者,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这些由社会底层百姓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也被称之为是“老话”,“大白话”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为后人指明生活的方向。
很明显,俗语一点也不俗,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那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而且还带有更加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在哲学的领域站稳脚跟。
在那个要“看天吃饭”的农耕文明社会中,物质条件是十分匮乏的,能够吃饱饭,穿暖衣,已经是一种十分奢侈的想法了。

但老祖宗认为“神仙”就能够达到衣食无忧的境界,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存在。而且神仙还没有七情六欲,不会为了生老病死而担忧。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因此,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流传:“世人皆爱神仙洞,不知又名棺材缝”,你可知神仙洞和棺材缝分别指代的什么?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里,又蕴含着怎样的哲学含义呢?
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吧。把神仙洞和棺材缝之间的联系也弄明白。
先来看俗语的前半句:“世人皆爱神仙洞”,从字面上表达的含义来看,老祖宗是在传达一个信息:这世间的所有人,都对“神仙洞”充满了向往之情。

所谓的“神仙洞”,其实就是指的神仙居住的场所。因为在老祖宗的认知中,神仙都是一些超凡脱俗的人,都会隐居在世外桃源里。
而天然形成的山洞,则是神仙们首选的家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这是生活在物资匮乏年代里人们的一种奢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却都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神仙身上。
再来看俗语的后半句:“不知又名棺材缝”,棺材缝很好理解,就是棺材的一条缝隙。
正所谓人死如灯灭,生命的轮回也就短短几十年时间,无论生前是平淡还是尊贵,死后都是一样的,都会躺在棺材里长眠于地下。

老祖宗之所以会把棺材留一条缝,也是因为在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里,有很多人因为休克了,就被误判为死亡的情况发生,导致活人会闷死在棺材里。
为了避免这样的惨剧再度发生,人们就在下葬之前,把棺材盖子不封死,留一条缝,如果“逝者”还有生命迹象的话,就可以通过这条缝进行生命“呼吸”,而且还能直接从棺材里面爬出来。
看似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事物,老祖宗却把它们绑在了一起,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这就要用到其引申意义了。
棺材缝象征着:让逝者能与世间还保持一丝联系。对于没有七情六欲的神仙而言,它们体会不到生老病死的哀伤,更感受不到生命轮回的意义。

而这棺材缝,便是让神仙们通往人类情感深处的桥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神仙虽然无忧无虑,但他们也会有无聊的时候,能够品尝到人类的情感温暖,也是一种幸福。
倡导了悲欢离合的甘甜之后,神仙也会有“青山绿水彩云妍,不羡鸳鸯不美仙。乌落兔升花吐蕊,风轻云淡道择弦。”的感触。
神仙洞和棺材缝,是神仙和人间的通道,这是连接的桥梁。神仙和凡人彼此向往,羡慕,感慨。
神仙代表着快乐,幸福;而棺材代表着悲伤,离别。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完整的一生。
当然,这也有另外一层意思。神仙洞代表着着安全和宁静,而棺材缝则代表着危险和终结。
俗语“世人皆爱神仙洞,不知又名棺材缝”表达意思是:往往看似安全的地方,实则充满了危险。

生活就是如此,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不然一不留神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法自拔。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