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习近平总书记…- 145
- 0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恢宏的历史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其中所蕴含独特的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 152
- 0
-
小暑将至:“小暑大暑闷死狗,大暑小暑热死猪”,是啥意思?
小暑和大暑,都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两个节气,小暑是第11个节气,大暑是第12个节气。 时光如梭,转眼间就来到了夏季。人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装,也卸下了淡薄的外套,在不影响个人形象的同时,怎么清爽凉快,就怎么打扮自己。 即便如此,在小暑将至的时间里,炎热依然令人心情浮躁,总是变着法子让自己变得更加凉快。 小暑和大暑虽然都在“24节气”中的,排位也相邻,但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 首先是时间差异:小暑…- 150
- 0
-
今日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牢记三忌,过好最热15天!
今日小暑,按照老祖宗的生活经验,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小暑和大暑之间,通常相隔15天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很热的。民间有俗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足见气温之高,可谓三维立体式的“烘烤”。 小暑表示夏季开始进入炎热的阶段,而大暑则代表着夏季达到最热的时期。这两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高温和炎热天气。 俗语中的“上蒸”…- 121
- 0
-
“公伏凶,母伏爽”,2023年三伏时间表来了!是凶还是爽?
夏日炎炎,炙热难耐。 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今年的夏季之骄阳似火,而这还并不是最热的时候。 要到了“三伏天”,才能感受到夏季的“狂热”!站在太阳下,感受那种皮肤被高温灼伤的滋味,会深深印在你的脑海深处。 “三伏天”是指中国农历的夏季中的三个节气,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在公历上通常落在7月底到8月底之间。三伏天是中国夏季的炎热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之一。 在民间更有:“公伏凶,母伏爽”…- 126
- 0
-
“梅雨无尽头,遍地起坟头”,2023年啥时候入梅?真会起坟头吗?
从古至今,人类在大自然的咆哮之下,都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的“沧海一粟”;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之中,这样的挣扎,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但人类永不言败,在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虽然“看天吃饭”,“24节气”的诞生,就像一把利剑握于手,终于有了反抗的一丝力量。 有一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梅雨时节。听起来很美,意境也很深,但在农业生产中,这可是一个带着浓重感情色彩的词语。 杨万里在《临江仙·…- 127
- 0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今天是端午节了! 大家心心念念的端午节终于到了,每家每户都在热闹的庆祝,心情相当美丽。不仅是又有了三天假期,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欢聚在一起,而且有美味的粽子吃。 看似是吃粽子,实际吃的是一份真情,一种快乐! 虽然大家在端午节的时候,都有一颗快乐的心,但见人去却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而要说“端午节安康”,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是相当的热闹。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人…- 122
- 0
-
“夏至端午前,注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会是灾年吗?
对华夏儿女而言,除了春节之外,还想要经历如此隆重的节日氛围,恐怕只有端午节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了。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列。它也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特色饮食于一体的民俗盛会。 具体的形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端午节要拜神祭祖: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寺庙或祠堂,向神祗表达敬意,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和家…- 144
- 0
-
端午节,你家艾草挂对了吗?切记“2不忘3不挂”,老传统不能忘
在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挂艾草,你可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是什么呢? 艾草,又被称为艾叶,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香气的植物,常被用于驱邪、辟邪和祛病的目的。 在老祖宗看来,端午节这一特殊的时刻,邪气和瘟疫的威力较大,而艾草被认为具有辟邪、驱瘟的功效,因此将艾草用作辟邪的道具。 提及端午节,屈原是不能被遗忘的。屈原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感到失望和绝望,最终投江自尽。 当地居民为了…- 192
- 0
-
“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端午水”有啥可怕之处?
关于俗语,大家都有接触。但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却难以说出它们的真正优势。 这就好比一个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突然间要总结出他的优点来,一时间还真的说不上来。 基于此,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俗语,其真正的用途和优点到底有哪些? 俗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概括成5个方面: 一、概括经验教训:俗语是老祖宗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通过这些大白话,用简洁…- 144
- 0
-
今年端午不一般,有2种人,3个属相需要“躲端午”,是什么原因?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街小巷都开始有了端午节盛大而隆重的氛围。 走在人群中,熙熙攘攘,随处可见人们手中提着的端午礼盒,里面有各式口味的粽子,还有松花蛋。 隐隐约约中,已经感受到了今年的端午节很不一般。仔细查看了农历,还真的发现了两个不一般之处。 第一个不一般之处在于,2023年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6月22日。如果没有关注历年端午节阳历的人,肯定发现不了其中的端倪。 虽然端…- 114
- 0
-
村里老人说:“芒种天天雨,家家啃树皮”,芒种下雨为啥不好?
今年的芒种是在阳历的6月6日,农历的四月十九。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24节气”的诞生,对农耕文明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有了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存在,在进行农事生产的时候,也就有了依据和底气,根据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能预见的损失力争降到最小。 “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105
- 0
-
小满将至:“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是啥意思?今年要有大旱吗?
小满将至! 今年的“小满”节气,是在阳历的5月21日,也就是农历的四月初三。 “小满”是“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之名的由来,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 第二, 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 226
- 0
-
“人到老年两个坎,熬过才能长寿”,两坎是哪2年?子女们要懂得
母亲节,是一个感恩母亲的节日。 在这一天里,子女们会带上最美好祝福,去看望自己的母亲。用最虔诚的感恩方式,与母亲度过愉快的一天。 母爱,是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十月怀胎,加上分娩时的痛苦,不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煎熬的。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世间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健康长寿呢? 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 97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