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寒节气早,过年不穿袄”,今年小寒是早,还是晚?春节冷吗?
眼瞅着小寒节气就要到了,这也意味着又会有一股寒流即将席卷而来,面对寒冷,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被冷空气打个措手不及,最后让身体健康吃了亏。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小寒节气也分来得早和来得晚,时间上的差距也会导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的冷暖,也就关系到春节期间是否适合走亲访友,到处游玩了。 常听长辈们说:“小寒节气早,过年不穿袄”,意思就是说,如果小寒节气来得比较早的话,也就意味着当年的春节期间是比较…- 153
- 0
-
“小寒大寒寒不透,来年春天伤心够”,是啥预兆?今年小寒冷吗?
今年的“小寒”节气,时间是在阳历的一月六号,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按照老祖宗的经验,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但小寒节气到来,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冷空气到达,是该寒冷的时候了。如果不冷反…- 132
- 0
-
南北方过春节的差异有哪些?
南北方在过春节时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在庆祝方式、习俗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首先,南北方在气候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春节的庆祝方式。南方地区温暖湿润,气温较为宜人,因此春节期间人们更容易外出,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相较之下,北方寒冷干燥,春节时天寒地冻,人们更多地在…- 477
- 0
-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有哪些?答案来了!
1. 悠久历史的见证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农历和阳历是两个不同而共同存在的历法体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计算时间,反映着人们对自然和天文变化的认知,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农历的起源与演变 农历,又称阴历,是中国古老的历法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农历是一种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基础的历法,主要用于农事和农民生活的安排。农历的一个特点是以月相的变化为依据,一个月…- 209
- 0
-
“团圆饭”的来历是什么?
"团圆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通常指的是在农历除夕夜全家人共聚一堂,共进晚餐的活动。 这一传统习俗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既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来历: 农历除夕的文化背景: "团圆饭"的来历与农历除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农历除夕标志着一年的结束,人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这一时刻被赋予特…- 463
- 0
-
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
元宵节,又称为正月十五、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元宵节的来历深刻地融入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其背后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祈福寓意。 元宵节的起源: 祭祀灶王爷: 元宵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祭灶节。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相信灶王爷是厨房的主宰,掌管家庭的炊烟。为了感谢灶王爷在过去一年里的庇佑,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举行祭祀仪式,以示对灶神的感激之情。 谒灶行街: 一些地方…- 123
- 0
-
唐朝古琴有几根弦儿?悠扬乐韵:唐朝古琴之魅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中,古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传统乐器。而在唐朝这一辉煌灿烂的时代,古琴更是扬起了独特的音律,为当时的文化艺术注入了独特的韵味。 古琴的历史渊源: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而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后,古琴在唐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而古琴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得愈加繁荣。 唐代…- 375
- 0
-
辛卯年兔子的风采:1951年的生肖故事
195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卯年,标志着生肖兔的独特登场。这一年的生肖兔,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让我们深入探讨辛卯年的特色,以及与生肖兔相关的文化传承。 辛卯年的社会背景: 在1951年,新中国正步入全面建设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展开,国家在各个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地改革: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土地改革的阶段,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社会…- 204
- 0
-
“本命逢九,龙年穿红老三样”,2024年哪些人要穿红?答案来了
我们很快就能感受到“炮竹声声辞旧岁”的氛围了,2023年已经走到了尾声,即将迎来崭新的2024年。 2024年是甲辰龙年,老人说“本命逢九,龙年穿红老三样”,这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到底蕴含着哪些知识点呢?2024年哪些人要穿红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答案即将揭晓。 在我们的印象中,到了“本命年”就要穿红,长辈们说是为了“冲太岁”,穿红能够保证在新的一年中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本命…- 509
- 0
-
晚上七点到九点,是古代的什么时辰?
在中国古代,时间的划分和计量采用了一套独特的制度,主要以时辰为单位。时辰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划分而成的,每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晚上七点到九点所对应的时辰是“寅时”和“卯时”,属于夜间的早晚时辰。在古代,这个时间段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与日常生活、社交活动息息相关,也在祭祀、占卜等仪式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时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 时辰是中国古代时间制度的基本单位,…- 470
- 0
-
今日冬至,“就怕冬至西北风”是啥意思?西北风对2024年有啥影响
旱情可能导致作物的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对农民的收成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农村老人强调“就怕冬至西北风”是因为这种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 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在冬至这一天出现刮南风的天气,那在接下来的百日之内降雪天气将会比较频繁。 虽然“百日”在这里可能是夸张的虚词,但这种多雨雪的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多雨雪有助于越冬作物的保温和补水,对于春季的反倾生长以及春耕播种都是…- 155
- 0
-
冬至,“冷”知识学起来!
冬至来了,各地都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阶段,请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减少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 传统习俗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 166
- 0
-
今日冬至:为啥说今年冬至60年不遇?今冬是60年来最冷的一年吗?
今天是2023年12月22日,冬至节气!记得吃饺子,喝羊肉汤哦。 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也是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中的收官之节。 听到长辈们在讨论,说今年的冬至节气可谓是“60年不遇”?我就纳闷了,每年的冬至节气不都是这个时间到来的吗?能有什么特别之处?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接着往下看。 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可谓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2500多年前的春秋…- 150
- 0
-
71年属什么生肖?有着怎样的人生旅程?
1971年的生肖:属猪 1971年是农历的猪年,根据中国的纪年法,属猪的人也被赋予了特殊的生肖象征。猪,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本文将深入探讨1971年属猪的人生肖文化象征,以及属猪者可能经历的生活特点、性格特征、幸运色、数字及养生之道。 属猪者的性格特征: 1. 豁达乐观 猪的性格被描述为豁达、乐观、真诚。属猪的人通常展现出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抱有…- 195
- 0
-
1965属什么生肖?今年多大了?
1965年出生的人属蛇生肖,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蛇年的出生年份包括1917、1929、1941、1953、1965、1977、1989、2001、2013、2025等。现在2023年,因此根据公元年和农历年之间的差异,1965年出生的人在2023年应该是58岁。 属蛇者的性格特征: 蛇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与一系列的性格特征相关。 1. 独立自主 蛇的性格通常被描述为独立…- 205
- 0
-
2002年属什么生肖?
2002年属马生肖,按照中国农历的生肖纪年法,属马的年份为:1918、1930、1942、1954、1966、1978、1990、2002、2014、2026。每一个生肖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走势,而马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的生肖象征与特征 1. 生肖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马被视为阳刚之物,代表着勇气、活力和坚韧。马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文学…- 405
- 0
-
“冬至不动,无病无痛”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生活经验,有理有据!
冬至节气,夜晚达到最长,白天则最短,标志着阳气逐渐复苏的起点。 在这个冬季最后一个节气里,老祖宗早就留下了诸多生活方面的劝诫。比如这句俗语:“冬至人不动,来年无病痛”。 看似简单的十个字,这里面却蕴含着大智慧,对于养生的理解,老祖宗最有发言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想要生存下去,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那么问题来了,冬至节气期间,为什么宜静不宜动?接下来,我们就从冬至的气候特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中医…- 178
- 0
-
为何说春节从“腊八”开始?农历岁末的欢庆与祈福!
春节,又称为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春节的起源与腊八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 1. 腊八的来历与意义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节令之一。腊八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腊月的意义有关。腊月在农历中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农历岁末之月。 腊八这一天的庆祝习俗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通过庆祝腊八,意味着辞旧迎新、祈福年丰,希望…- 161
- 0
-
冬至怕什么?“最怕冬至晴一日”,冬至晴天有啥预兆?答案来了!
冬至,自古以来就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这一天如此特别,人们有什么害怕的吗? 我们的老祖宗说:“最怕冬至晴一日”,我就有些纳闷了,冬至到来的时候,气温骤降,晴天不是大家都喜欢的天气吗?暖暖和和的,多好!为什么会害怕呢? 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隐情呢?到这这些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421
- 0
-
花丝镶嵌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它的前身,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为代表。 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 456
- 0
-
苏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苏绣,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187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