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暖人心的诗,很治愈,心情不好时就读一读
2107年的时候,我在上海,也是一个冬天。 降温后病得不轻,连续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独住,没有人照顾。 后来我和闺蜜说,这次可能要挂了! 她没说什么,甚至也没安慰我两句,但是当天晚上她就坐飞机从大连赶了过来,带我去医院吊水,并连续给我做了几天饭。事无巨细。 那时候我就觉得,有朋友真好! 所以后来有人问我的时候,我总是说,人得学会温暖,我曾经被人温柔以待过,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人…- 107
- 0
-
中考必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104
- 0
-
初二文言文《桃花源记》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 111
- 0
-
初一文言文《出师表》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97
- 0
-
初一必背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作者是谁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 97
- 0
-
初二必背古文《岳阳楼记》全文翻译 主题思想是什么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166
- 0
-
初中必背文言文《小石潭记》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70
- 0
-
初中文言文《醉翁亭记》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110
- 0
-
初中文言文《师说》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91
- 0
-
语文文言文《滕王阁序》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滕王阁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 135
- 0
-
初一文言文《曹刿论战》全文翻译 中心思想是什么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91
- 0
-
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赵高。指鹿为马成语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 指鹿为马的典故 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 125
- 0
-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陋室铭作者是谁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作者通过赞美陋室抒写了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陋室铭》主旨句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与下文的“何陋之有”相呼应。作者通过对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89
- 0
-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 作者是谁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 136
- 0
-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是谁 鲁宾逊漂流记讲了什么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和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有“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笛…- 94
- 0
-
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一般指《出塞二首》,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 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 110
- 0
-
登飞来峰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作者是谁
登飞来峰的思想感情: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的思想感情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 439
- 0
-
静夜思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是谁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描写了诗人在屋内抬头望月的情景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表达的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古诗意思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银霜。 抬头看天窗外一轮明月,低头思念我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作者 李白是青莲乡人。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 123
- 0
-
黄鹤楼写作背景是什么 黄鹤楼主题思想
黄鹤楼这首诗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黄鹤楼写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 98
- 0
-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全文翻译 作者是谁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64
- 0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说的吗 诸葛亮人物介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说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出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 《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 186
- 0
-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谁
“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主人公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段情节讲述了曹操为了试探刘备,邀刘备共饮青梅酒,评议天下英雄的故事。“煮酒论英雄”现在一般指谈天论地,或品评某类事物或人。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东汉末期,刘备被吕布打败后,到许昌投奔曹操。他为了不引起曹操的猜忌和怀恨,便假装对天下大事毫不关心,成天在后园种菜。实质上,他胸怀称王天下的大志,而且还与国…- 164
- 0
-
荆轲刺秦王是谁指使的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荆轲之所以行刺秦始皇是受到了燕国太子丹的指使。《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以樊於期之头与督抗地图为饵求见秦国国君,意图刺杀秦君以消解国家灭亡危机,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 荆轲刺秦王主要内容简短 荆轲刺秦王记述的是战国末期,刺客荆轲接受燕国太子丹的请求,去刺杀当时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希望以此阻止秦国对燕国的征伐,从而改变燕国命运的历史。 荆轲刺秦王的背…- 133
- 0
-
刘备入蜀是哪一年 刘备称帝了吗
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2年,刘备受刘璋邀请带兵入川。214年,刘备占据益州;219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221年,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汉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备为争夺已失的荆州,于次年出峡,夷陵之战,败退入蜀,病死白帝。刘禅继立。 刘备入蜀是哪一年 刘备入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建安十六…- 109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