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花夕拾暗示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朝花夕拾的深层含义: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暗示了什么 《朝花夕拾》暗示了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247
- 0
-
弥留之际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造句
弥留之际,汉字成语,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出自《尚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例句:们得以在弥留之际,见得一面。 弥留之际什么意思 解释: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出处:《尚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例子:王爷爷想念他的儿子,在弥留之际还念着儿子的名字。 辨形:“弥”,不能写作“迷…- 411
- 0
-
白洋淀纪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洋淀纪事的体裁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写的。《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 白洋淀纪事主要内容 《白洋淀纪事》主要内容简介: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地区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 547
- 0
-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是“三代”?老祖宗的智慧!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句俗语在农村流传甚广,因为它道出了一个深刻的现象和智慧:家族财富和命运往往在三代人之间发生变化。 这种传统智慧反映了中国农村人民对于家族价值观、财富传承以及对生活经验的深刻认知。 关于这句俗语的解释,有一种很诙谐的答案:爷爷很穷,爸爸很穷,自己更加穷。因为太穷,到孙子这一代时,根本娶不到老婆了,也就没有第四代了。 至于富不过三代,也很好理解,第一代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 129
- 0
-
欣赏和观赏有什么区别 有哪些造句
用法不同:“欣赏”一词,可用于主体是“人”或“事物”的句式中,比如:欣赏文艺节目、欣赏贝多芬的音乐;而“观赏”一词,只可以用于主体是“事物”的句式中,比如:观赏公园的美景、观赏节目。 欣赏和观赏有什么区别 用法不同:“欣赏”一词,可用于主体是“人”或“事物”的句式中,比如:欣赏文艺节目、欣赏贝多芬的音乐;而“观赏”一词,只可以用于主体是“事物”的句式中,比如:观赏公园的美景、观赏节目。 性质不同:…- 207
- 0
-
稗官野史和逸闻轶事的区别 有哪些句子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逸闻轶事:逸、轶:散失。指散失不传而世人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稗官野史和逸闻轶事的区别 稗官野史和逸闻轶事的区别:在于是否记载在史书上。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 247
- 0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作背景是什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作背景: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作背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 433
- 0
-
你莫看龙青田话什么意思
“青田话你莫看龙”这句话源自古代民间故事《凤凰点绛唇》里的一句台词,原意就是:“不要太努力追求什么,因为看不见的龙,怎么看?”所以它的意思就是,有些事情可能费力不讨好,不如弃之可惜。 青田话介绍 青田话是吴语区域内的地方方言,有自己独特的而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青田人使用的方言青田话,是我们祖先世代创造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世世代代青田人传情达意,交际沟通的重要工具。用青田话交流…- 470
- 0
-
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 成语造句
纲举目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纲举目张指提起大网的总绳一撒,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带动一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纲举目张什么意思 释义:1.纲: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举:提起。目:渔网上的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张:张开。指提起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2.比喻抓…- 483
- 0
-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关系 历史人物介绍
苏洵是苏辙和苏轼的父亲,而苏辙和苏轼是兄弟,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人们因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擅长文章,因而将他们合称为“三苏”。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苏轼人物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 396
- 0
-
拂槛kan还是jian 槛字的读音是什么
拂槛(jiàn)。春风拂槛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第二局: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时,唐明皇为了取悦杨玉环,于是命令李白做新乐章,才有了这三首佳作。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翻译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 485
- 0
-
埋怨的拼音mai还是man 正确读音是什么
埋怨的拼音是mán yuàn。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人或事表示不满。出自元白朴《点绛唇》曲:“忆疎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例句: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埋怨什么意思 释义:抱怨;责备。 例句:一个人总不能,明明要的是云中漫步,却又害怕跌落如泥;又或者明明是求细水长流,却又埋怨没有烟花四射。 近义:痛恨、怨恨、抱怨、仇恨、报怨…- 395
- 0
-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的意思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的意思是: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这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的意思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的意思是:形容傲娇自满的人,不扎实做事,…- 217
- 0
-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 文章注释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创作的律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翻译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 150
- 0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翻译 出自哪首古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翻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出自《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146
- 0
-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哪首古诗 作者是谁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诗。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 165
- 0
-
题临安邸古诗的意思 原文及翻译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翻译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题临安…- 110
- 0
-
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 唯美诗句精选
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 1、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5、没…- 139
- 0
-
《长恨歌》全诗原文 《长恨歌》作者是谁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中心思想是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全诗的艺术性较高。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 182
- 0
-
众鸟高飞尽的下一句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众鸟高飞尽这句诗是作者李白《独坐敬亭山》里面的诗句,众鸟高飞尽下句是: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此句的全诗内容是:李白 《独坐敬亭山》秋歌 体裁:五古。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的下一句 众鸟高飞尽的下一句是孤云独去闲。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出自唐代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 170
- 0
-
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哪里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出自于《礼记·学记》,其意思是如果美玉不经过雕琢,是无法成为精致的玉器。同样,人不认真学习的话,就不会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义:义理、道理。意思是一块玉石从矿山里开采出来,不经过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为美玉,更无法加工成有用或值钱的器皿。人的资质无论多么好,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人情、礼仪、道德,就不明…- 787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