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人物介绍
四大名著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四大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 四大名著作者介绍 《水浒传》 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 96
- 0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 出处是什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出自《邶风·击鼓》,《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 《邶风·击鼓》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160
- 0
-
武松打虎概括100字 武松人物介绍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时,酒家规定三碗不过冈,武松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武松打虎概括 有一天,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 504
- 0
-
母慈子孝下一句是什么 成语造句
母慈子孝后面还有一句是兄友弟恭。母慈子孝意思是母亲慈爱儿子,儿子就孝顺母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就尊敬哥哥。母慈子孝意思是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出自《尚书·康诰》。 母慈子孝含义介绍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例子: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 340
- 0
-
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俱有什么含义
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走在一起,在一起。例句:《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2、相同;一样。例句:《论衡·逢遇》:“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为相,箕子为奴。” 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俱:走在一起,在一起。 【例句】《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 2、俱:一起;一同。 【例句】《三国志·诸葛亮传》:“君与俱来。” 3、俱:全;都;皆。 【例句】《资治通鉴》:“战具俱办。” 4、俱:相同;一样。 【…- 218
- 0
-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 有什么深意
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徜徉在知识与学问的海洋中,只有以苦作舟才能够求得真学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指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出处 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 255
- 0
-
眼花缭乱是什么意思 成语造句
眼花缭乱意思是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出自《西厢记》:“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了。” 眼花缭乱什么意思 解释: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辨形:“缭”,不能写作“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 276
- 0
-
水浒传张顺的性格特点 张顺主要事迹
水浒传张顺的性格特点:豪爽仗义、沉稳果断、重情重义又不拘小节。同时张顺也是一个具有稳重性格的人,不急躁,不贪功,遇事往往能够淡定处理,这一点与其他的水军头领大大不一样。 水浒传张顺性格特点 豪爽豁达,侠义助人 张顺是一个豪爽豁达的人,喜欢结交朋友,为人仗义助人。他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因此在水浒传中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心思缜密,机智过人 张顺在行事中心思缜密,考虑周全。他不仅在武艺上精…- 444
- 0
-
惊涛骇浪是什么意思 成语造句
惊涛骇浪的意思: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出自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例句:我仿佛坐在惊涛骇浪的小船里。 惊涛骇浪什么意思 解释: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田颖《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用法:联合式…- 196
- 0
-
掩耳盗铃告诉小朋友什么道理 掩耳盗铃故事介绍
掩耳盗铃的道理:人不能自作聪明,也不要自以为是。如果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自己欺骗自己;不是自己的东西,决不占有,自己不能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掩耳盗铃告诉小朋友什么道理 1、面对问题要勇敢: 告诉小朋友,在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能选择掩耳盗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只有勇敢面对,我们才能找到解决方案,成长和…- 145
- 0
-
虽千万人吾往矣下一句 出处是哪里
虽千万人吾往矣下一句: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出自金庸的《苏幕遮·本意》。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 《苏幕遮·本意》 向来痴,从此醉。 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虽千万人吾往矣。 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苏幕遮·本意》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和思考。…- 176
- 0
-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焉有什么含义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常见的有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等。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多用于反问句,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敢进入虎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2、指示代词,相当于“之”、“此”,如以俟夫观风者得焉,意…- 223
- 0
-
瓜熟蒂落下一句是什么 瓜熟蒂落什么意思
“瓜熟蒂落”下一句是:水到渠成。另有歇后语瓜熟蒂落——时机成熟。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瓜熟蒂落意思是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 瓜熟蒂落什么意思 解释:瓜熟了;瓜蒂就脱落了。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元气论》:“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例子: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不必着急…- 180
- 0
-
皆朝于齐的朝是什么意思 皆朝于齐出处是什么
皆朝于齐的朝意思是朝见。皆朝于齐意思是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皆朝于齐”段落原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14
- 0
-
体裁是什么意思 体裁都分哪些
体裁的含义:一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二指诗文的文风辞藻;三指文学的样式。 文学体裁都分哪些 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描述人物的经历、冲突和发展,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477
- 0
-
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秀外慧中”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一种理念。它的含义是指一个人不仅仅外表漂亮或者英俊,更重要的是其内在具备智慧才智。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外表而不重视内在的修养,那么早晚会暴露自己的本性。因此,“秀外慧中”成为了我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 秀外慧中,意思是指外表秀丽,内心聪明。词语源自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秀外而惠中”。一般形容女子容貌秀美,资质聪慧。“秀外慧中”的成…- 371
- 0
-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什么 有哪些例句
斩钉截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其字面意思是“斩断铁钉,切断铁块”,形象地表达了决绝和果敢的意味。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态度坚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或者表示某人的话语果断有力,不容置疑。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什么 “斩钉截铁”出自古代木匠切割木头时,要先在木头上打入钉子,然后用斧子将木头和钉子一起劈断,以保证切口平整直线。这个过程需要非常果断地砍下去,不留任何犹…- 338
- 0
-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用来比喻什么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曹植 (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 (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曹丕。这首诗写于黄初元年,也就是曹丕称帝为魏文帝的那年。由于曹植和曹丕曾有过争封太子的日子,曹丕心里忌惮,因此有意除掉曹植,命令曹植在七步之…- 192
- 0
-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概括 吃人的含义是什么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15日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概括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翻译《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260
- 0
-
读万卷书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哪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据说是杂文家刘齐提出来的。而明代董其昌《画旨》中记载的是: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读万卷书下一句是什么 1、读万卷书的下一句是行万里路,它出自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杜甫也写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后人又由此衍生出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贵人相助、自己去…- 340
- 0
-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有哪些造句
脍炙人口的意思就是“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颂,或是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也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脍炙人口:用来形容人人都喜欢吃的美食,后引申为人人都称赞的好事。脍炙人口来源于《孟子·尽心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众所周知,同;羊枣很独特…- 259
- 0
-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主旨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上片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深情厚意的感想。下片叙述狩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 830
- 0
-
唇亡齿寒的寓意和道理分别是什么 有哪些造句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唇亡齿寒,汉语成语,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作谓语、定语,形容人际之间的关系。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应时刻铭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阴谋,就是陷阱。 唇亡齿寒的寓意和道理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事物是彼此相依的,…- 299
- 0
-
潋滟什么意思 潋滟的造句
“潋滟”,汉语词语,拼音liàn yàn,亦作“潋灎”,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满的样子;光耀的样子;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出自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灎幽修语。” 潋滟什么意思 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是汉语词语, 拼音liàn yàn,亦作“潋灎 ”,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满的样子;光耀的样子;潋滟引证解释: 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83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