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题干中“五十步笑百步”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其意思为: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因此,选择B选项…- 174
- 0
-
(单选题)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A. 活字印刷术 B. 程朱理学 C. 《清明上河图》 D. 《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陈寅恪先生所说“赵宋之世”指的是宋朝。《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天工开物》不是出自“赵宋之世”。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北宋庆历间,毕昇发明泥活字,标志着…- 154
- 0
-
以下与“七夕”有关的诗句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 126
- 0
-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 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 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D. 夫妻分别把头发束起来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结发是古时候的婚姻习俗,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这就是古诗中所说的:“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因此,选择C选项。- 146
- 0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A. 王勃 B. 文天祥 C. 王昌龄 D. 屈原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因此,选择B选项。- 150
- 0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出自一篇叙事诗,这首诗讲述的主要人物是:
A.穆桂英 B.花木兰 C.王昭君 D.蔡文姬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出自于南北朝《木兰辞》,主要描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的气概。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 144
- 0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此高”这首诗的“三父子”指的是:
A.苏洵、苏轼、苏辙 B.班彪、班固、班超 C.孙坚、孙策、孙权 D.曹操、曹丕、曹植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澈、苏轼。苏氏三父子是四川眉山人,峨眉山位于四川。题干中的“峨眉共此高”主要指三苏的故乡,现在的四川。A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班彪、班固均…- 415
- 0
-
“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周郎”指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瑜 答案:C.周瑜 周郎指的周瑜。这句诗出自三国演义的连环计火烧曹操战船的典故,当时刘备孙权联盟尚未瓦解。当时诸葛用计谋联合了孙权(曹操建造铜雀台命其子曹植作赋纪念,赋中有一句“揽二桥于东”被诸葛故意说为“揽二乔”,大乔是孙权老婆,小乔是周瑜老婆。孙权与周瑜以为曹操觊觎自己老婆,所以大怒,因此与刘备联合对付曹操。)所以有下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此诗作者借词典故来感慨…- 518
- 0
-
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其中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是一本散文,论述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在宋、元以后,该书成为了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 138
- 0
-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B.腮帮C.嘴角 答案:A.酒窝 “靥”是指面颊上的微涡,即酒窝儿。 原文: 两弯似蹙非蹙_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时的描写。 译文: 眉毛仿佛皱着又仿佛舒展着,像挂在天空中的一抹轻烟,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像笼着一抹…- 334
- 0
-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答案:C.登高采菊 登高采菊是重阳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除了挂香包、插艾蒿,还有吃粽子,赛龙舟,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172
- 0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谁说的
A.孔子 B.刘备 C.曹操 答案:B.刘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刘备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 130
- 0
-
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勃 B.王维 C.王国维 答案:B 解析: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诗人王维。 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宣和画谱》中提到王维的诗句如“落花寂…- 396
- 0
-
与“指鹿为马”有关的人物是:
A.赵高 B.赵括 C.赵匡胤 答案:A 解析: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服从他的意向,专门奉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拖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 现一般用” 指鹿为马” 来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 混淆是非。- 187
- 0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A.庐山B.泰山C.黄山 答案:A 这两句用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中的第二首,历来广为传诵。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122
- 0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 B.《游褒禅山记》 C.《岳阳楼记》 答案:C 解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该句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和豁达胸襟。- 170
- 0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答案:C 【释义】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130
- 0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 B.元宵 C.端午 D.七夕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对热恋的情人,约定在黄昏后,月亮爬上柳梢头的时候见面。元夕指的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 318
- 0
-
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序的?
A.随机排序 B.政治地位 C.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知识扩展: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 444
- 0
-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A项错误,“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 315
- 0
-
-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A.圆明园 B.御花园 C.颐和园 答案:A.圆明园 解析: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著名皇家园林一一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位置,其主要有三个园区,分别为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由此人们也称其为“圆明三园”,面积达3.5平方千米。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以及其精美绝伦的建筑景群二闻名于世,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圆明园当中不仅汇集了江南园林胜景,并且别…- 179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