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李世民当初也有立他为接班人的打算。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使得他的一生注定了会以悲剧收场。 李治登基后,按说天下太平了,李恪更加不可能染指皇位了。可他却稀里糊涂的陷入了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在被捉后竟然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结果他被无辜赐死。 要说李恪可不是一般…- 6
- 0
-
阖闾执政期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成就?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充实兵库,积聚粮食,实行强兵兴国之路。后持续派军攻楚,迫使楚国从郢迁都于鄀,从此威震华夏…- 14
- 0
-
王彦章简介: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时在军中号称“王铁枪”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彦章的详细…- 8
- 0
-
万俟卨简介:南宋初年宰相,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万俟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俟卨[mò qí Xiè](1…- 41
- 0
-
李世民的韦贵妃为何有两段婚史?
李世民的韦贵妃为何有两段婚史?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来西安旅游的人,往往会去秦始皇陵了解兵马俑的恢宏大气,会去咸阳原的阳陵追忆文景时期的清静无为,或者去武则天的乾陵,寻觅女皇拼搏奋斗的足迹。反观唐太宗的昭陵,却不是许多游客的首选,因为它远离城区,地理位置偏僻,玄宫所处的九嵕山,更是需要穿越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交通条件也不是很好。 来昭陵的人虽然不多,但都会被九嵕…- 43
- 0
-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晋平公有哪些成就?
晋平公,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在位共26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平公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公元前532年,晋平公去世,谥号”平“(《清华简·系年》称“庄平”),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晋昭公。 为政举措 政…- 15
- 0
-
魏昭子执政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提出并实施了和戎之策
魏绛,即魏昭子,姬姓,魏氏,名绛,谥庄,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并实施“和戎”之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贡献 魏绛在晋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提出并实施的和戎之策。晋悼公4年(前569年),魏绛向悼公提出一项重大主…- 6
- 0
-
李渊的一世英名 最后为何因为退位下落这样的下场
对李渊退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被逼无可奈何退位,他一世英名,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李渊的退位是被逼的吗?按常理在隋朝江山濒危的时刻,李渊本该协助杨广稳住大局,重拾河山,但恰恰此时李渊反隋,无疑从背后捅了杨广一刀。可见,李渊拥兵自重,出兵长安早有准备,而第一目标当然是当帝王。李世民协助李渊攻城略地,隆登大宝,在三子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 李渊厚此薄彼,…- 15
- 0
-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分别是什么官职?谁的职位大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汉末天下的大乱,跟这些太守、刺史、州牧的职责、关系混乱也是分不开的。 太守 太守,是一个古老的官职了。 自战国各国设置郡县制以来,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郡守了。 西汉景帝时,将郡守更为太守。 既然是郡县制,顾名思义,汉末大乱之前,郡就是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了。太…- 6
- 0
-
后世是如何评价郑余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永贞元年(805年),郑余庆再次拜相,授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因得罪权臣被贬为太子宾客…- 21
- 0
-
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毌丘俭简介:魏明帝的大臣、爱将、挚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重臣、文学家、外交官。 毌丘俭博文多学,兼负才武,魏明…- 12
- 0
-
汉末三国时期被称为万人敌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名将,他们勇猛善战,被称为“万人敌”,而且是当时公认的,在整个三国时代,只有关羽和张飞被称为“万人敌”,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万人敌”的也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什么叫万人敌? 万人敌,通常是指一个人的武艺、力量等方面特别突出,夸张形容其可以顶一万个人。史书中最早出现万人敌这…- 12
- 0
-
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为了什么?
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为了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当然是政治作秀,而且只有一次,而不是三次。 秦末楚汉争霸的舞台,群雄逐鹿,结果太戏剧性了,一直所向披靡的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和一帮草莽联合笑到了最后,造就了汉初诸侯分封,共享天下的格局。 垓下之战,项王突围,刘邦悬赏万户侯求项羽项上人头。项王自刎后,尸体被将士争抢,大卸五块,那场面应该惨不忍睹!…- 33
- 0
-
历史上朱灵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为何不受重用?
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曹操集团中,“五子良将”之外,朱灵算是“第六将”。 然而,曹操却不怎么喜欢他,对他多次责备,甚至一度将他的部队归给于禁统领,连朱灵本人也一度成了于禁的部下督。 这是怎么回事呢? “好将” 《三国志》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作一传,称“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此五将后来也被并称为五子良将。…- 12
- 0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后,明朝皇帝和皇后自尽,以身殉国,有的大臣也自杀殉国了,而那些没死的大臣,可就倒霉了,倒不是李自成残虐他们,而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等人残虐他们。 刘宗敏是打铁的出身,没什么文化,整人倒是非常有一套,凶狠残忍,杀人不眨眼。那些没死的大臣…- 13
- 0
-
历史上真的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先秦以来,每逢乱世便会造就一批威名赫赫、名传千古的能臣将士。在这些名臣将士身上,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尤其是三国时期的一应英雄名将,每每观之,便忍不住心中惊叹,恨不得把酒言欢。 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名将,那就不得不提一个被后世尊崇为“武圣”的人。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关羽——关圣帝君。像“桃园…- 12
- 0
-
韩景侯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司马贞如何评价他的?
韩景侯,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408年,攻打郑国 (韩灭郑之战),夺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韩军在负黍遭郑军击败。公元前403年,与赵氏、魏氏一同受封诸侯,正式建立韩国。公元前400年,联合赵、魏二国攻打楚国,攻至桑丘(一作乘丘)。不久,都城阳翟遭郑军包围。同年,韩景侯去世,其子韩烈侯继…- 6
- 0
-
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攻打蜀汉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 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对于身后退…- 6
- 0
-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 王翦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对王翦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星璀璨,其中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是最能打的四个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一步一步的成长为秦赵两国的擎天柱。然而,这四个人的命运,却有所不同,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人是不得善终,而王翦却最终安享了晚年,为何有这一种区别呢? 从史书上看,白起、廉颇、…- 11
- 0
-
周亚夫帮汉景帝稳住皇位又平定七国之乱 皇帝为什么还要害死他
对周亚夫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保住汉景帝皇位,为何被皇帝害死? 前言 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能够被人们称赞的将领属实不算多,而西汉便出了许多军功卓绝又善于用兵的卓越将领,如齐王韩信、又如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人。 这几人之中, 周亚夫为保障皇权,带着十万兵众便平定了七十多万兵力的七国之乱,使得汉景帝的皇位得以保住,江…- 9
- 0
-
秦始皇在位时期天下太平 胡亥上位后为何不久就爆发起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和胡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继位,但第二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为何秦始皇在世时天下安定,而胡亥登基之后,立马就爆发起义?会不会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成了背锅侠? 秦始皇在位时,的确严刑峻法,修建了长城、驰道等工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都大规…- 7
- 0
-
孝庄作为皇太极的媳妇 孝庄死后为何不和皇太极合葬
还不了解:孝庄和皇太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为何不愿与皇太极合葬?康熙也不知咋办,37年后雍正就地安葬。 孝庄太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这名字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必须要原谅编剧们将她称之为孝庄,毕竟这个称呼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要不总说,我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干嘛干嘛,您听着是不是也很累呢? 她是大清国开国之君皇太极的媳妇儿,也是清代第一位入关的皇帝,…- 15
- 0
-
同样都是挟天子 董卓和曹操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
对董卓挟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挟天子招致天下诸侯来攻,为何曹操挟天子竟能令天下诸侯? 董卓这个人非常不简单,不是一个嗜杀暴虐就能概括的。 他嗜杀,但为什么没杀袁绍;他残暴,但为什么留着王允。 除了已经势同水火的对手被董卓咔嚓了,董卓真得没杀多少大臣。至于杀没杀百姓、杀多少百姓,这个就只能是著史的文人说了算了。 但必须得摆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董…- 13
- 0
-
宕渠之战时张郃为何会败?张飞是如何做到的?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张飞和魏延都以勇猛著称,张飞在巴西郡宕渠打张郃之时,张郃坚守不出,张飞无奈,只能喝闷酒,后来,张飞和魏延联手,两个人一起,将张郃打的大败,狠狠地虐了一回。张郃最终弃马爬山,抱头鼠窜,步行逃回南郑。 这一战就是精彩的张飞智取瓦口关。这里只讨论演义。 当时,张郃有三个寨,一名宕渠寨,一名蒙头寨,一名荡石寨,张郃分兵守住三寨,多置擂木炮石,坚守…- 15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