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国学资讯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阅读(262)

一个成熟的文明,当它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必然会迎来一次文化思想的爆发,历史上存在过很多个这样文化思想大爆发的时代,比如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比如说中国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

而吠陀时代正是印度历史进入某一阶段以后,迎来的文化繁荣和文化发展时期。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在漫长的岁月进程中,发展出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文化体系、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为世界文化流派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吠陀文化的形成,对印度早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0231217011825570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吠陀文化

吠陀文献作为我们可以考究的印度最早的经典文学作品,在印度古代文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吠陀文献也为后人研究吠陀文化与印度早期文化,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

吠陀文献是受到雅利安民族影响,记载当地人生产生活的重要记录。

迄今为止,该文化对印度人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逝,那什么是吠陀文化?吠陀文化的诞生,又对印度历史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20231217011826900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吠陀文化

文明发源于河流

吠陀的意思指的是启示和知识的意思。

当雅利安民族进入到印度大陆之后,这一古老的民族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信仰习惯,世界上一些哲学问题。

比如说人生的本质、人神关系以及宇宙本源进行了研究,并一步步发展,成为了对印度人影响极其深刻的印度哲学体系,而吠陀文化就是在此期间应运而生的。

我们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在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河流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就比如说中国文明就是从两河流域开始发源的。

同样地,印度文明的发源也来源于一条河流,那就是印度河河流。

20231217011828815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河

印度河河流既是孕育两岸人民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传递文明的重要途径,作为养育印度人民的母亲河之一,印度河在印度历史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这片区域迎来了最为重要的群体,雅利安民族。

雅利安民族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神秘宗教文化与民族传统,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来了独属于他们的伟大的印度文明。

根据后人在这片土地开采出的遗迹文物,我们可以看出,早在那个时候开始,在印度河流域生活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用来生产生活,并根据个人生产力的差异,开始产生阶级分化了。

20231217011829703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河流域

古代时期,在印度河附近生活的居民大多都是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他们以农耕的方式来保证基本的温饱需求。

只有一小部分居民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印度文明的形成以及印度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这些产业不断发展,雅利安民族开始在印度大陆逐步扩张了起来,并加大了雅利安民族和印度大陆与其他土著的接触,在一天又一天的交流过程中,雅利安民族的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人的文化,并发展成了独属于自身的文化体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将自己原本就有的等级制度进行了改革,变更为了更加精确的四个等级,分别是主要掌管宗教信仰的婆罗门等级、从事军队调度的刹帝利等级、主要为奴隶群体的达萨等级、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吠舍。

20231217011830101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

从此印度正式确立了基础的种姓制度,而这一时代则被后人所称之为吠陀时代,吠陀文化也是在这一时代应运而生的。

吠陀时代是印度的上古时代,从这个时候开始,印度大陆的居民才开始切实关心并讨论起了有关哲学和宗教的问题,并专门找人用文献将其记录了下来。

吠陀文化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地区,特别是恒河流域的吠陀文化,就发展极为繁盛。

彼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人民的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所以这段时期的社会环境也为吠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20231217011831699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吠陀文化

吠陀时代多灿烂

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把吠陀时代分为了前和后两个部分。

后一部分主要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时期产生了印度宗教文化的重要文献《吠陀经》,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也被称之为吠陀文化。吠陀文化诞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印度哲学文化思想极为活跃的一段时期。

吠陀文化的诞生,同时也使得印度迎来了文化灿烂发展的高光时期,早期,在此处生活的雅利安人,为了维护自身的优雅以及高贵,坚持没有把梵语书面化。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雅利安人发现如果没有文字的话,那么他们是很难达到记录和传播的目的。

20231217011832851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雅利安人

后来,梵文才慢慢书面化了,梵文的形成曾为印度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保障,但是这种语言后来却跟着吠陀文化的衰亡,而慢慢不那么受印度人重视了。

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是非常复杂的,经过时代的更替,今天在印度,能够掌握梵语的人已经不足两万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现代化的印度雅利安语言。

吠陀文化指的是透过吠陀经典的古梵文史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吠陀。

即为黎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耶柔吠陀(Yajui Veda)、阿达瓦吠陀(Atharva Veda),如果再加上梵书(Brahmana)和奥义书(Upanishad)的话就是前人所说的六吠陀。

它们共同构成了独属于印度的文化,吠陀文化形成之后,雅利安人创立了婆罗门教,真正把印度的统治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20231217011833511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婆罗门教

吠陀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情况、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反映了印度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解释。

比如说吠陀哲学所提倡的酒文化就是生活和哲学的结合,婆罗门教认为,饮酒对人体是有益的,多喝酒可以让人得到解脱,重新回到大梵天与梵天合一的境界。

我们之所以把吠陀文化诞生和发展的时期称之为印度文明的灿烂时期,是因为就是在这段时期,当地人开始关注起了许多他们曾经不会关注的问题。

比如说公元前七世纪,奥义书产生,奥义书中记录着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关注起了物质、灵魂、宇宙等哲学方面的问题。

宇宙

哲学是研究人生、研究灵魂、研究自然规律、研究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哲学在古代印度也有着非常蓬勃的生命力。

在吠陀时代早期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哲学还只是一个雏形,人们还没有触及到或者说关注到更为深层的东西,人们也没有意识去研究那些更为深刻的问题。

而到了吠陀时代后期的时候,也就是史诗时期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较为全面地研究起了一些更为深层的问题,并根据印度本土特点和制度特点,发展形成了独属于印度的文化哲学体系了。

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印度人开始探讨起了人生意义、世界本源等问题,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也为后期印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20231217011834460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探索哲学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印度人也总结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三种思想理论。

第一种理论是梵我合一学。该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名字叫做梵天的大神所创造出来的。

崇尚该流派的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梵天而来的,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所有物品也是依附于梵天而生的,他们死后也会归于梵天。

第二种思想理论为业报轮回说。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正是在这一学说基础上,古代印度形成了属于他们的道德观念。

该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因果的,人死后转世的时候,会按照当世所种下的业报进行轮回。

20231217011835342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梵天

第三种学说所指的是智慧瑜伽说。

这种学说认为梵我合一是最高境界,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是人生应该去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

他们提倡人用智慧瑜伽或者说知识瑜伽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帮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达到一种神秘的状态,以此来对自身所奉行的哲学理论进行修炼,帮助自己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强化自己的理论认识。

信奉这种学说的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智慧瑜伽来克服困境,认清世界的本质,帮助自己更好地看清世界。

20231217011836330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瑜伽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形成和发展种姓制度的出现,还是梵语的书面化、小众化,当时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都标志着,由印第安人所创造出来的吠陀文化进入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也就是印度文化的灿烂时代。

彼时,印度已经以此为基础,大体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框架了。

独属于他们的吠陀文化更好地指导了印度人生产生活,让当时的雅利安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0231217011837256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

外族入侵惹没落

可是遗憾的是,随着后期外族人的涌入,外族文化和宗教冲击了吠陀文化,吠陀文化的稳定性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后来吠陀文化在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中,才出现了文化中断的情况。

文化也没有在历史的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吠陀文化的落寞和中断,是由多个原因共同造成的,大部分史学家认为,战争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史学家认为吠陀文化传承的纯洁性和稳定性的破坏,是随着外族入侵印度开始的。

当年雅利安人在印度河休养生息、不断拓展的时候,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吠陀文化。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以及其他民族的涌入,这一文化便逐渐走向了没落。

20231217011838661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文化

从希腊人、大月氏人开始入侵印度,在这里烧杀抢掠、破坏文明的那一刻开始,吠陀文化便已经失去了它稳定发展的机会了。

人们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个时候印度处于一片动荡,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生产、生存、生活。

当这些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印度人自然就不会关注吠陀文化的发展以及保存了,特别是后期突厥人的入侵,更是给了印度人民极大的打击。

当年,穆斯林针对印度发动了侵袭运动,穆斯林的入侵,给印度文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此之后,印度的文化便失去了主体的脉络和脊梁。

20231217011840391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穆斯林

虽说印度文明发展到后期,呈现出了丰富多元的一面,但是由于在战争的过程中,印度丢掉了他们的文化脊梁以及文化主体,所以后期印度文明才迎来了衰落。

可惜的是,曾经辉煌灿烂无比的吠陀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出进一步的发展以及保存,就被这些外来的侵略者给强行中断了,而后来的印度人也没有再重新拿起这段文化,继续发展了。

随着战争的不断增多,来到印度这片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以及他们权力的增大,社会开始逐渐走向了分裂。

20231217011841122 - “吠陀文化”是什么?吠陀文化的诞生,对印度历史有什么影响?
印度社会分裂

此地原来的氏族部落也正式开始了解体,大量的穷人开始成为了债务奴隶,而雅利安人也开始步入了晚期吠陀时代,这一灿烂的文化时代也正式开始走向了没落。

大部分学者认为,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也正式迎来了结束。

不可否认的是,吠陀时代绝对是印度上古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个时期。

虽说后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吠陀文化走向了没落,印度文化也没有很好地、完全地保留下来。

但是吠陀文化却仍旧以根基的形式,对后期的印度社会以及后期印度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现阶段的印度文化也有许多吠陀文化的元素在其中。

参考资料

论吠陀文化及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以《奥义书》为例

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

百度百科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

阅读(65)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共5章40条,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点梳理如下↓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

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

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

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20231130123538845 -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

△纪念馆内,红领巾讲解员给参观游客讲解中共一大历史故事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在每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融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

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20231130123540961 -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

△浙江湖州德清县第四中学爱国教育基地

对公职人员等不同群体的

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其中对港澳台同胞作出如下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增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爱国精神,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家加强对推进祖国统一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神圣职责的认识,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权利和利益,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重要纪念日、节日

举行仪式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国家通过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褒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其他重要纪念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纪念活动,举行敬献花篮、瞻仰纪念设施、祭扫烈士墓、公祭等纪念仪式。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旦、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及其他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纪念庆祝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20231130123542987 -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

20231130123546739 -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

△各地少先队组织举行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

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宣扬、美化、否认侵略战争、侵略行为和屠杀惨案;

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负有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不依法履行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我们怎样学国学?——谈谈国学与国学教育

阅读(77)

20230828041626842 - 我们怎样学国学?——谈谈国学与国学教育

1.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古今含义不同。古代指国家最高学府。周称成均、辟雍,汉称太学,隋以后的国子监,都称“国学”,与郡学、县学相对而言。清末以来的“国学”概念,则与“西学”相对应。如梁启超1902年办《国学报》即然。

国学的定义有数十种,但不外乎三类:一是狭义国学观,如称国故之学、考据之学、经史之学、六艺之学、六经之学等;二是中义国学观,如称国学为儒、释、道三家之学或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三是广义国学观,或指有别于“西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指统括中、西等一切学术的国家学术文化。

1919年,胡适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以“国故学”定义“国学”,其所谓“国故”的内涵,是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的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认为“国学”即“国故学”之缩写,据此,可以认为胡适的国学概念是广义国学观。章太炎在1906年前后所著《国故论衡》,分三卷,上卷小学十篇、中卷文学七篇、下卷诸子学九篇,系统论述了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诸门而不及于史学,其晚年所著《国学略说》则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五大部分,可见其国学概念是中义国学观。马一浮在1938年浙江大学西迁途中的演讲录《泰和会语》楷定国学名义时明确地说:“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而他所谓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则所谓“六艺之学”就是“六经之学”,这基本上是狭义的国学观。

我个人倾向于中义国学观,对国学的定义是,所谓国学,是以儒学为主导、以儒释道为主体、兼容诸子百家之学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简言之,国学是以儒学为主导、包容多元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这里所谓“文化”,是指包括思想观念、礼仪风俗与制度文物在内的中义的文化,可定义为“人文化成、文德教化”。所谓“中国优秀传统学术文化”的概念可以简明表述为:对国人而言是“国学”,对世界而言是“中华国学”。

2.国学的基本精神

要了解国学对培育提升教育领导者素养(素质与涵养)的作用,就有必要先了解国学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

概括起来,国学基本精神有以下六方面。

一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精神,这是国学的根本精神。孔子讲“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讲“人最为天下贵”,都是旨在确立道德理性与人文关怀。文化自觉的本质在于道德自觉。

二是爱国主义精神。北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南宋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句,明末清初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中叶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诗句,都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爱国主义的典范,如战国时期行吟江畔的屈原,汉代出使匈奴、牧羊19年不改气节的苏武,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清末反清义士秋瑾,近代抗日英雄杨靖宇、张自忠将军等,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是廉洁奉公精神。中国历来有廉洁从政、天下为公的廉政传统。东汉有太守杨震深夜拒贿、敬畏“四知”的故事。我们的官员,应该牢牢树立“敬畏”意识,一要敬畏天命(客观规律),二要敬畏道德,三要敬畏历史,四要敬畏民心。

四是诚实守信精神。诚是真实无妄的天道,信守天道之诚即是信。诚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民无信不立”,是要求政府、官员治国理政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拥护。

五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精神。“实事求是”思想源于《汉书》与《论衡》。《汉书·河间献王传》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王充《论衡·对作篇》自称《论衡》的根本宗旨是“实事疾妄,无诽谤之辞”。

“经世致用”思想源于孔子。《论语》有言:“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提倡“经世致用”。王充提倡“文为世用”,宋儒程颐说“穷经将以致用”,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清儒黄宗羲说“经术所以经世”等,都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精神。

六是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多元和谐精神。儒家的“恕”道最具包容性。“和而不同”既包容又和谐。《礼记·礼运篇·大同章》郑玄注“是谓大同”句曰:“同犹和也,平也。”则“大同”就是“大和”,即“太和”,即“大公有私、和而不同”的最高和谐境界。

3.国学的核心价值观

国学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具体内涵?

从历史论述看,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克己复礼为仁”,“仁本礼用”;孟子主张“仁义礼智根于心”;齐国稷下儒家主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荀子主张“隆礼尊贤,重法爱民”;汉至清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价值观;近代孙中山则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从当代学者论述看,杜维明主张“扬弃三纲,坚守五伦五常”说。周桂钿主张“一本五常”论,用“民本”取代三纲,用“孝、仁、义、中、和”取代“仁、义、礼、智、信”旧五常。李汉秋提出以“公、仁、义、诚、勤”为核心价值的“新五常”说。

笔者则提出“一道八德”论,即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智、信、忠、廉、和、敬”为常用大德。其具体内涵如下:

“仁”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根本之道。

从《论语》可知,孔子在不同场合下论及了二十多个道德价值观念。例如仁、义、礼、知、圣,中、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等,但讲得最多的是“仁”。“仁”是孔子学说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是具有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的道德范畴。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的确立。“恕”道即“仁”道。《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说:“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是对孔子核心理念的精辟概括。

“仁”是根本之道,如孔子所云“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意谓政治的要义在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实践仁道。孔子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揭示了“仁”是内在于心的道德自觉。但这种道德自觉,主要是后天修养而成的。“克己复礼为仁”即指通过自身修养回归礼义,最终达到“仁”境界的途径。

八常德:义、礼、智、信、忠、廉、和、敬。

在“仁”的总体观照下,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常用大德是义、礼、智、信、忠、廉、和、敬八大理念。

义:“义者宜也”,“义”就是合理、适当、公平、公义。对于个人而言,义要求言论合理,举止适当,待人公平,追求公义。对于政治而言,则要求执政者政策合理,执法适当,分配公平,坚守公义。

礼:“礼者序也”,“礼”就是适度、有序、守礼、守法。礼的根本特性就是讲究规则、秩序。孔子治国的战略方针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中国传统社会讲礼治,现代社会讲法治,都是旨在维护社会的伦理秩序和行为规则。但无论礼治还是法治,都必须立足于道德之“仁”,必须合乎仁道。“礼”与“法”都是“仁”的制度之用。

智:是指知识的积累、认知的能力与智慧的运用。孔子说:“知者不惑。”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表象所迷惑。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指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个“智”,为历代儒家所重视,视为五常德或三达德之一。但现代人所谓的“智”,属于认知方法、认知能力与知识范畴,而不属于道德范畴。

信:《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是真实无妄的“天道”(客观规律),“诚之者”是信守这个天道,即所谓“信”。“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守信、践诺、守法,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孔子说“民无信不立”,是要求执政者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诚信”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业之本、立国之本。

忠:“忠”在古代主要是指为臣之道。如孔子所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引申为忠于国家、忠于人事,如《论语·学而》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忠”是忠于人事。杜预注《左传》,称“季子忠于社稷,为国人所思”,是忠于国家社稷。今天,“忠”包含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等含义,是体现爱国主义的重要理念。

廉:即廉洁奉公,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贯重视的政德。《周礼·天官宗宰》就已提出以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称为“六计”。《管子·牧民》篇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价值观。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廉政思想。廉政首要是廉洁公正。史可法在《辞加衔疏》中说“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可见廉德的重要。

和:“和”是中道,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有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个体和谐的系统论述。世界佛教论坛的《普陀山宣言》提出“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思想,道家讲“阴阳会通,和生万物”,都是讲普遍和谐。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多元和谐,而非强求多元的同一。处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更有必要以“和”为中华民族的常用大德。

敬:有敬天、敬祖、敬父母、敬师长、敬朋友、敬业等多重含义。《周易》讲“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论“孝”,以“敬”为人兽之别;宋明儒家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都把“敬”列为常用大德。在敬畏意识日益淡薄的当代,尤其有必要树立对天命、圣贤、道德、民心、历史的敬畏。人若无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甚至无恶不作。

上述以“一道八德”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历千年而不失,可谓历久弥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中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愈益显示出其现代性价值与普遍意义。

4.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兴起的国学热,是开展全民道德教育、干部廉政教育的需要,是为学、为政、为人、为道的精神动力。学习国学,至少有以下六大意义:

一利明道立德。明道,即天道贵诚,人道贵仁。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说,“王者先仁而后礼”;程颢说,“学者须先识仁”;王阳明论“知行合一”,论“致良知”,提出“良知即天理”,良知即“万物一体之仁”,这都是讲根本之仁道。关于立德,《周易》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论语》讲“为政以德”;《大学》讲“止于至善”;习近平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都是强调“立德”。

二助修身齐家。君子修身,目标是正己正人。荀子《修身》篇主张用师法(教育)、礼义(法度)改造人性:“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修身的目标是确立君子“德操”,做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夫是之谓德操”。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子、治家、待人接物、处世、应务。《朱伯庐家训》有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三促立志勤学。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张载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等等,都是激励人们立志勤学的名言警句。

四知执政为民。《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时郑国答复子产“不毁乡校”,尊重民意、重视民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民富国治;儒家认为政之兴废在民心,坚持以民为本,推行仁政。为政者的职责是为民兴利除害、谋利计功。官不与民争利,政权才会稳固。

五正为官之道。儒家的廉政传统主张为政者必须树立廉洁奉公、俭以养廉,防微杜渐、不欺暗室、守廉知耻,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等良好政德,诚如王阳明所言,“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六达知时通变。《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政者必须与时俱进,知时通变。古人曰,“君子而时中”“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也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5.学习、推广国学的建议

我们如何学国学?方法多样,不拘一格。

朱子读书法的基本要求是熟读、精思;黄宗羲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强调学以致用。不要执着于权威的某种固定方法,要因人而异。

但学习国学知识,也有一些基本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即“选读、熟读、精读——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循序渐进,由博返约”的方法。

对于国学基础单薄的初学者而言,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浅读入门书。先读《三字经》《弟子规》《中华诗词选》,再读《国学入门》《古文观止》。

第二步,选读、精读经典名著。如《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坛经》等儒、道、释经典;再读《诗经》《周易》《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淮南子》等。

第三步,选读历代大儒的经典名篇。如《天人三策》《师说》《原道》《太极图说》《西铭》《识仁》《近思录》《传习录》《明夷待访录》等,进而扩大到选读历代史书之纪传、名家文集。

笔者对推广国学教育的建议是:

一是国学教育全覆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书院教育、四德教育多管齐下。

二是大力推动国学进校园、进课堂的制度建设、师资建设与教材建设。比如在高校设立国学专业;轮训现有师资,开展教师读《论语》、学经典活动,以适应国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会通基础国学并精通一门的国学专业人才;发掘热爱国学、精通国学的专门人才充实师资队伍;组织编写国学基本教材、开设面向普通高校的国学课程,提升普通高校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与道德人文素养。

三是形式多样。比如课堂授课、读书会、讲会、讲座、论坛、研讨会等。

四是兴办民间书院。以熟读经典、培养君子人格为书院要务;定期举办大儒会讲活动。

五是恢复孔庙,以提升民众对于圣人圣学的信仰与敬畏意识,并建设庙学合一制度,使孔庙成为培养国学人才的重要文化场所。

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时代价值

阅读(113)

2021081411204245 - 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时代价值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既是历史使命,又是现实需要。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享用的节俗文化对民众具有天然的亲切感,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城乡社会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的路径之一。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既与岁时节气密切相关,又附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历史情感的表达和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体现,它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为时代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端午节的起源蕴含着时代需要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中,节日是农历历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关于端午的起源最早有源于夏至一说。而民间社会却把它与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真实或者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赋予其情感、道德色彩,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节日传说。如此一来,端午节的文化属性从纯粹岁时节令的产物,又增添了一份历史人文的色彩,而且在后世的流传中与历史的关联度被不断强化和凸显。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端午节的思想内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探索、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衍生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至亲的孝道。随着传统节日地位的不断上升,端午节从民间节俗转变为法定假日,从民间文化转变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自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色的转换使得作为假日和非遗的端午节具有了超越固有内涵的价值和使命。这种超越性体现在,其价值已经从一国之传统节日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其使命则从对节俗内容的本体传承转向对其精神内涵的继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尽管存在着地域差异,但其中蕴含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应该是共通的,是时代需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多是建立在对节日文化外在形式的消费和满足上,并没有深入到节日的内核中去。如果说屈原、伍子胥传说有对国家忠诚的意味,那么,介子推、曹娥的传说则包含着孝道思想在其中,忠诚和孝道正好代表着从国家到个体的两种高尚道德品格,家国一体借助于端午节的多个起源传说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端午节的节俗内容体现出时下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探索和认知仍在持续。在端午节的知识体系中,以饮食为中心和药物为中心的一系列节俗内容,本质上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以饮食为中心的节俗,从吃粽子、艾馍馍到喝雄黄酒、菖蒲酒;以药物为中心的节俗,从采药、制药到用药,各种原材料均取自于自然。端午节对自然界的集中采集不是简单地索取,而是具有神圣的意义。端午节当日,各种节俗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是用自然之法,以自然之物,表达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并因此被赋予了灵性和药性。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在端午节的活动是谦卑而又谨慎的,通过一系列的饮食制作和药物采集,让自然草木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满足民众驱邪避祸、祈福禳灾的精神需求。时下面临的各类生态问题或多或少与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主义有关系,而端午节俗中所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时下提倡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唯有从端午节俗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才能让传统节日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端午节的身体实践传递了亟待强调的日常健康防疫理念

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强烈的身体实践性,要体味节日的精髓,必须用手触摸,用脚踩踏,用心感知。而端午节的身体实践性既是传承节日的重要的条件,更传递了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的日常健康防疫理念。一方面,古人缺乏现代卫生防疫知识,把高温天气造成的各种疾患视为是“邪气”“毒气”,就发明了许多以药物来防疫保健的方法,比如香囊、艾草的使用,因此,端午节被称为古代的卫生节,是民众有意识与疾病、毒虫斗争,专门进行家庭、个体清洁卫生的节日;另一方面,以游艺活动为中心的端午节俗包括龙舟竞渡、户外踏青、滑沙、斗草等,则主张在这一时节到大自然中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端午节的健康防疫理念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公共卫生知识、日常健康防疫理念日益重要的今天,通过端午节的身体实践,既可以帮助当下社会节日活动对工业化产品的依赖,又能提升大众在此方面的意识,同样不失为对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转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花园中,传统节日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任何人都生活在节俗当中。当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重大命题时,重新审视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发现,传统节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深厚的内涵所具有的跟随时代脉搏跳动的自我更新能力。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